施汝为院士(1901.11.19—1983.1.8),上海市祟明人。中国现代磁学研究和磁学教育的开拓者和先驱者。他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代所长、所长和名誉所长。他毕生从事磁学研究和磁学教育,为我国磁学事业的发展、磁学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磁学研究与教学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于1950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电1958年改名为物理研究所)后,有幸在施汝为院士直接指导下从事磁性测量仪器的设计和铝镍钻水磁合金的研究工作。后来为适应磁学和新技术的发展,他又动员并调我参加刚开题的铁氧体研究,同时参加磁学文献资料的调研及所里的科研培干小组工作。施汝为院士总是亲自参加科研工作、勤读文献;他鼓励学术讨论,重视培养育年科研人员,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施汝为院士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系。1925一1930年在北平清华大学物理系任助教,在叶企孙教授指导下从事顺磁物质的磁性研究。1930一1934年在美国先后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进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从事磁学研究,建立了中国个现代磁学的研充实验室,指导潘孝硕等开展了多晶铁磁体、坡莫合金和磁铁矿(Fe、04)单晶等的磁性和磁畴粉纹图的研究。1949年后,施汝为与潘孝硕等在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建立磁学研究组(室),从事国家建设急需的铝镍铀水磁合金的研究s在北京大学开设国内较早的《铁磁学》课:他还主持翻译了国内部磁学专著《现代磁学》,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的筹建并兼任系主任,培养了几代磁学研究和教学人才。195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学部委员(后称院士)。多次参加国家科学规划工作,曾先后当选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和两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并兼任秘书长。
施汝为院士对于现代中国磁学的研究、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术活动等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在磁学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有;(1)他对铁—钻系和镍—钻系铁磁合金单晶体的各主晶轴磁化曲线和磁晶各向异性进行了与合金成分关系的细致研究,首次观测到这些磁特性随合金成分而改变易磁化方向。(2)铁磁合金和磁铁矿单晶体及铁磁多晶体的磁畴观测研究。这是采用磁性粉末法观测多种强磁性材料的早期开创性研究之一。(3)铝镍钻系水磁合金改善磁性和磁硬化机理的研究,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水磁性能。他还发现铝镍钻V水磁合金经磁场热处理后,矫顽力的增加远大于磁各向异性的增加,磁转矩在6D0—68D℃之间从可逆变化转变为不可逆变化。这些研究为改善这类合金的水磁性能和探讨其磁硬化机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4)其他方面的研究。如首次测定和研究了两种六水合物的磁化率,首次观测到部分水从化合水转变为结晶水时磁化宰的显著增大;观测到金—铁合金系中铁含量低于5%时虽为顺磁性,但却不道从居里定律和居里。外斯定律,在铁含量为10%时,合金转变为铁磁性。他还曾将传统用于抗磁性和顺磁性测量的五线摆磁强计改进后,用于毫米级小铁磁样品的精密测量。这些研究在当时具有开创性意义,有的对后来研究也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由正航仪器整理)
http://www.zhenghangyq.com